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网上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:自从背起行囊离开家的那天起,故乡只有冬天,再无春夏秋!不管是出去求学还是打工,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开始了城市的生活,当然生活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种近乎奢侈的词语,应该叫生存才特别贴切。
不管是求学还是打工,回家也变的奢侈起来,一年能回去个两三次应该算比较多的了,随着回家次数的减少,故乡也变的越来越模糊,现在生活的地方,确变的异常熟落起来。
目前江浙沪等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相对快一些,农村人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,城市化进程也比较快,也是其他区域打工者的目的地。而我国其他区域农村则显得相对贫穷一些。
作为一个农业工作者,经常会去农村调研,不难发现只有春节这样的日子,农村才会感觉有生气,其他的日子,在农村很难看一些年轻力壮的年轻人,基本上能看到的是老人带着孙子,有时候都可以用人烟稀少来形容了‘
就像以前写过的一扁文章,未来谁来种地,这好像是一个杞人忧天的话题,但未来这些问题肯定会遇到,时间不会太少,十年之内必会显现这样的尴尬。
现在的年轻人哪怕了结了婚,基本上也是把孩子丢回农村,自己回城里打工,有时候想想确实是没办法,农村赚钱的机会确实越来越少,在农村种地一年的收成,还不如在城里打工一个月的收入。这也造成了留守儿童越来越多,深层次的守会问题也越来越多。
回不去的农村,渐行渐远的故乡,这是个无解的难题!